最新网址:www.xianqihaotianmi.org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卷 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武后怎样才能废掉李显
    数千骑兵在洛阳两岸缓缓奔驰,斥候远去十几里,四面戒备。

    三艘三桅帆船,在东南风的吹拂下,逆着河流朝长安而去。

    站在船尾,劲风冷冽。

    一身红衣金甲的李绚,手按在腰间黑鞘长剑之上,神色复杂的看向皇宫方向。

    他仿佛看到了李显正在乾阳殿,意气风发的在裴炎面前指点江山。

    李绚轻轻叹息。

    该提醒李显的,他也已经都提醒了。

    至于接下来,李显究竟会怎么做,那就是不是李绚能够再关心到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哪怕李显将李绚的建言,全部抛之脑后,李绚也不会奇怪。

    说到底,人家才是母子。

    在原本的历史上,武后的确废了李显,废了李旦,也杀了她自己的几个孙子,但她杀的更多的,是大唐宗室的其他王族,从最后李隆基的角度来看,武则天做的相当不错。

    李绚冷冷笑笑,他能做的已经做了,对得起先帝和李显对他的信任。

    剩下的日子,他便不会再管李显的生死。

    没有了先帝在上面冰冷的看着他,光是武后,已经无法再对李绚造成更多的压力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李绚转过身,目光甲板四周,数十名太子右卫率的士卒肃然站立,手中槊刃锋寒。

    如今的东宫,太子李重照的年龄太小,做什么事情都在李显和皇后的注视之下。

    所以在东宫,李显和韦后,根本没有给他安排多少的东宫官员。

    实际上在今日,东宫众官员中,为首的是太子太傅刘仁轨,下来是李绚这个太子少保,再往下,便是太子家令武三思。

    是的,武后将武三思也派到了长安。

    在洛阳还需要人手的情况下,武后将武三思派到了长安。

    李绚很快就想通了这一点。

    洛阳需要控制,长安同样需要控制。

    尤其是太子监国,一旦皇帝出了什么事情,长安的那般老臣立刻就会拥立太子为帝。

    所以武三思回到长安,不说别的,起码他能够足够的牵制住长安的众多关陇门阀的力量。

    这便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李绚看了一眼平静的站在不远处的王隐客,他的神态看起来平静,但他的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痛苦。

    王福来死了,这对于王隐客来讲,绝对是一大打击。

    但可惜,没有人知道王隐客和王福来的关系。

    李绚稍微查了一下,便是当年王隐客进入密卫,根本不是走的王福来的路子。

    整个密卫当中,也没人知道王隐客和王福来的关系。

    不过想想李绚就明白了王福来的用心。

    虽然说王福来和王隐客两人都出身于太原王氏,但相比于王福来无法更改的过去,王隐客的身份来历更加容易编造,也更加的难以查找。

    只要他们两人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,那么就不会有人从王福来的身上,查出王隐客也是出自太原王氏。

    武后对太原王氏的痛恨是谁也改变不了的。

    如今任西域道行军副总管,安西都护府都护的王方翼,就是王皇后的亲堂兄。

    王方翼这么多年来,立下无数的战功,武后一句话说抹去就抹去了。

    后来也就是西域一时间找不到可以替代的人选,这才找了王方翼。

    但谁都能够想到,一旦王方翼平定西域,他立刻就会被调到其他地方,甚至都不需要理由。

    李绚扫了王隐客一眼,轻轻转过身,再度看向皇宫方向。

    王隐客现在或许心中沉痛,但或许他心中还有几分侥幸吧。

    因为王福来一死,那么王隐客出身太原王氏的事情,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,他可以安心无忧的为武后效力。

    是的,李绚看的很清楚,

    这么多年来,不只是王隐客,甚至就连王福来,都没有要替太原王氏翻盘的打算。

    他们已经认命。

    如今能够让王隐客背叛武后的,除了王福来的死,更主要还是他太原王氏的身份。

    李绚目光看向观文殿的方向,眼神微微肃然了起来。

    对于刘瑾瑜和裴氏,李绚告诉了他们自己在洛阳绝大多数布置,但还有一些,被李绚刻意的隐瞒了下来。

    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叶绾绾。

    潜伏在太子良娣郑氏身边的叶绾绾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,是郑氏现在刚好有孕。

    自然,这是出自李绚的手笔。

    他日,一旦将来郑氏生子,她的孩子立刻就会被送出宫。

    每一个李显的孩子,都天然的拥有皇位的继承权。

    李贤和李光仁也是一样。

    只是可惜了李贤。

    以武后走一步算三步的心思,一旦李旦被立为皇帝,李贤反而是必死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转过身,李绚迈步朝船舱之中走去。

    王隐客对着李绚微微躬身,李绚温和的点头还礼。

    王隐客如今是彭王长史,蕃州都督府司马,他是要随着李绚一起到蕃州赴任的。

    李绚没有现在告诉他王福来之死的真相的,他需要王隐客将李绚的一举一动全部禀报武后。

    如今的李绚,还不希望武后现在就将目光落在他的身上。

    他需要武后对他放松警惕,而王隐客,就是最好的那枚棋子。

    甚至于,武后在李绚身边放的其他的棋子,李绚也需要王隐客帮他钓出来。

    没错,王隐客就是李绚扔下去的钩子。

    进入船舱之中,李绚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中央主位上读书的太子李重照。

    李重照是个很聪慧的孩子,读书很认真,相比于李显,他的性子里的多了一份坚持。

    若是李显也有这份坚持就好了。

    李绚走到船舱中央,对着李重照拱手道:“见过太子。”

    “叔祖请坐。”李重照抬起头笑着看向李绚,就在这个时候,一旁的刘仁轨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,看向李重照说道:“请太子称少保。”

    李重照面色苦笑,但还是对着李绚微微点头道:“少保请坐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殿下。”李绚躬身,然后才在一旁坐下,抬头看向李重照说道:“殿下,按照时间,我等会在后日巳时回到长安,沿途诸军正在四面巡逻,确保殿下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麻烦叔祖了。”李重照微微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李绚笑笑,转身看向刘仁轨。

    刘仁轨平静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此行返回长安,虽然说随行的有左卫将军王孝杰,右监门卫将军陈安,还有其他几位中郎将,但此行的安全事宜,全部都落在了李绚这个太子少保、右卫大将军的手上。

    这也能够让他在其他人没有察觉到情况下,悄然的进行一些人事的调动安排。

    “几位尚书和侍郎那里没有问题吧?”刘仁轨顺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工部尚书,礼部尚书,和兵部侍郎,刑部侍郎,户部侍郎,吏部侍郎,还有几位寺卿,少卿,都已经安排妥当。”李绚微微躬身。

    皇帝虽然在洛阳,但太子监国,朝中六部九寺五监,起码要能够完全的运转起来。

    所以太子这一次返回长安,工部尚书黄仁素,礼部尚书韦待价,兵部侍郎岑长倩,刑部侍郎李昭德,户部侍郎范履冰,吏部侍郎郭正一也全部跟随返回长安。

    其中工部尚书黄仁素,兵部侍郎岑长倩和户部侍郎范履冰,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西域作战的各种军需物资的补给。

    尤其是范履冰,实际上他就是负责监控这方面的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韦待价,主要是负责前往乾陵督造先帝陵寝的。

    刑部侍郎李昭德,表面上监察统管刑狱之事,但李绚知道,他其实是被武后变相的赶出来洛阳。

    他和苏良嗣一样,都曾经是密卫统领,他们两个如果都在皇帝身边的话,对武后的行动不利。

    实际上如果不是苏良嗣这个御史大夫不好赶走,武后早就已经将苏良嗣也赶走了。

    吏部侍郎郭正一和户部侍郎范履冰,便是武后用来真正看住整个长安所有人的。

    武三思,你用他吓唬人可以,但真正用他去做事,却还差的很远。

    刘仁轨平静的点点头,看着太子,看着李绚,看着武三思说道:“陛下如今在洛阳,兵部尚书,刑部尚书,户部尚书,吏部尚书几位,都需要将陛下汇报大量的事情,方便陛下快速的掌握朝堂,我等在长安不要出错便可。”

    “喏!”李绚,武三思,还有李重照全部微微躬身。

    低头的瞬间,李绚神色肃然。

    他知道,欧阳通,段宝玄,还有陆元方几个人被留在洛阳,实际上也有武后盯着几个人的打算。

    但凡他们三个当中跑了一个,对武后来讲立刻就是巨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欧阳通是兵部尚书,天下兵权除了皇帝就是他了。

    尤其李绚还是右卫大将军,所以有欧阳通一个招呼,李绚立刻就会无限名義可以起兵。

    段宝玄不仅是刑部尚书,曾经的大理寺卿,还曾经是越州都督,检校左领军卫大将军,战场宿将。

    他如果离开洛阳,对武后的威胁,不差于裴行俭。

    陆元方这个吏部尚书相反威胁倒是要小上很多,但他却是李治心中瞩意的宰相人选。

    李绚不得不承认,该留在洛阳近身控制的,武后全部都留了下来,该放到长安隔离的,武后也全部放到了长安隔离。

    不过李绚有个想法想不通。

    武后要废皇帝,其他人好说,但裴行俭,薛仁贵,高侃,他们这几个和李绚一样离开洛阳的大将军,武后打算怎么办?

    李绚这边还有一个新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程务挺在盯着,其他人可就没有那么好控制了。

    他们可比李绚老辣的多。

    而且裴行俭是太子少师,高侃是太子嫔高氏的祖父。

    李显一旦被废,他们必然不会坐以待毙。

    还有裴炎,薛元超等一干宰相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李绚对面的刘仁轨。

    李绚心中是真的有些好奇,哪怕武后已经掌控了内卫和密卫,但对面有诸多宰相拥护,甚至因为科举之事收拢了大量天下士子人心的李显,她要怎么做,才能够废掉李显,又能让天下最大程度的平稳呢?

    李绚真的好奇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