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ianqihaotianmi.org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两百四十一章 更上一层楼
    “出来吧。”

    陆知行看也不看床边木柜,只是淡然一声,点破玄机。

    藏于木柜里的鸳儿愣了愣,旋即叹息一声,推开木柜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鸳儿脸色尴尬,一双小手不知所措,背在身后十指乱缠,心中仿佛一口热锅,蒸着蚂蚁乱窜。

    不等她随便编织个借口,倒持一柄烟霞剑的少女便开门见山笑问道:“你也喜欢李子衿?”

    鸳儿愣在原地,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位姑娘的问话。

    关键在于,陆知行用了个“也”。

    她便不晓得,这个“也”,是说前面陆续进入屋子的几位姑娘,还是说问话的少女自己了。

    见那位翠烟褶裙的少女答不上来,陆知行也不再继续为难她,只笑道:“好眼光。”

    何谓正宫?

    可能就是在诸多喜欢同一位男子的姑娘里,最为大度,最为从容,最为洒脱,自然也是最动真心的女子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上,月色正好。

    一位书生坐在枝头,身前悬空一幅画卷。

    梁敬手握碧绿小锥,就着月色,画着月色。

    梁敬落笔之手忽然一滞,只因身旁有气机涟漪凭空出现。

    他挥袖激起一道灵气波动,径直去向那气机涟漪出。

    一道光圈如波浪散开,光圈中心浮现一位女子。

    双臂环胸,身后既背琴又背剑。

    女子绝色,胜过春色月色。

    她嘴角上扬,“你就是梁敬?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剑宗山门,一位青衣女子远道而来。

    她在山门处栓好马匹,抬头望向山门中央“剑宗”二字。

    女子嫣然一笑。

    三年之约已到。

    昔年一别,她曾幻想过千万次重逢时的景象。

    可女子从未幻想过,会与当初那位少年以这样的方式重逢。

    还说好在无定河相约呢,哪晓得他连仓庚州也不回,反倒是在这桑柔开宗立派了。

    苏斛缓缓登山,越靠近天涯峰主峰,在她与他之间那道契约光芒,便愈加强盛。

    公子,苏斛回来了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一处名为青葱别苑的庭院里。

    苍云剑派大师兄齐长生静坐亭台,闭目养神。

    云中有仙鹤飞过。

    齐长生手起剑落,剑光过处,风声呼啸不止。

    一缕无形剑气自青葱别苑起,去往那云中仙鹤之处,悄无声息击落它一片羽毛。

    仙鹤落羽于天涯峰,飘落在齐长生掌心,它却浑然不觉。

    齐长生睁开眼,已然分神境剑修。

    剑法大成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落花小筑上空。

    女子剑仙云梦云中独坐,手提一壶仙家酒酿,月下独酌。

    风聚风散,云舒云卷,过往云烟留不住,唯有浊酒淌心头。

    追云宫,需要多少年,才能追上那朵云?

    女子问云,云也不知道,也许云知道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青玄别苑。

    风雷城一家三口团圆,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观澜书院女子先生,年素素。

    风雷城首席铸剑师,温焱。

    风雷城祖师堂嫡传剑修,温年。

    没有扶摇天下唯一一位女子先生。

    没有仓庚州第一铸剑师。

    没有风雷城年轻一辈中的中流砥柱。

    此刻,只有三个卸下一切防备、心机、城府、修为、身份的普通人。

    聚在天涯峰青玄别苑,享受天伦之乐,感受人间烟火。

    父与子,母与子,父母与子,互诉衷肠。

    没有潸然泪下的煽情场景。

    三人互相之间,只挑喜事说,只挑好事报。

    遇见不好不喜的事,各自悄然闷在心头,仿若一坛永远也不会揭开的陈年老酒,可能在心底一埋,便是百年。

    世人学道而不知道,修仙却不懂仙,求长生然不得长生。

    为何?

    可能人间虽苦,尚有余热。

    仙界苦寒,非人能暖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,闻梅小筑。

    三面院墙皆被梅花缠绕,一座小院,梅香阵阵。

    吹雪剑派数人院中齐齐练剑。

    掌门叶拾雪,一袭白衣,站在门下弟子身前,亲自传授一门进阶剑诀。

    吹雪剑派首席供奉叶青鸾也加入小辈们的行列,学习叶拾雪传授的祖师堂秘传剑诀。

    “我吹雪剑派开派祖师,留下数招绝技,唯门内最有望步入金丹的祖师堂嫡传有幸修行,你们几位,都是吹雪剑派的未来。今日吹雪剑派第十九代掌门叶拾雪,将绝技‘落花吹雪’传授于你们,望你们勤加修习,早日破境,未来壮大吹雪剑派。”

    叶拾雪沉声道:“我只出招一次,看清楚了。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叶拾雪便伸出左手,横在胸前。

    缓缓拖动左手,三面围墙上的梅花无风自落,席卷而来,最终被叶拾雪握在手中,呈一柄长剑模样。

    梅花长剑之中,一缕剑气,将无数多梅花花瓣串联起来。

    他一剑递出,剑气不散,梅花便不散。

    梅花长剑直破长空,威力无穷。

    叶青鸾跟着做了一记,然而徒有其形而无其神,枉费功夫,暗自摇头。

    少年剑修萧昇也试了试,然而连其形也难以掌握,直道祖师爷绝技太难学。

    唯有炼神境巅峰修为的剑修宋琰,亲眼看过叶拾雪出招后,不急于立刻效仿,而是闭上眼,在脑海中暗自“拆解”那招落花吹雪。

    一步一步,动作缓缓“慢放”。

    叶青鸾眯眼观其气象,隐隐有破境之机。

    正要出手对其灌注灵气,暗自帮其一程,却被叶拾雪拦下,微微摇头,示意他万万不可拔苗助长,否则只会适得其反。

    下一刻。

    宋琰抬起右手,右手做握剑状,缓缓向右拖动。

    院中梅花无风而落,逐渐凝聚在宋琰右手手心。

    一缕......破碎不堪的剑气缓缓凝聚与宋琰掌心,将息未息。

    少年剑修满头大汗,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,知晓此乃破境契机,成则破境,一步踏入陆地神仙——金丹境。

    不成则前功尽弃,机会稍纵即逝,失不再来。

    叶拾雪沉声道:“宋琰,放手一试,莫要在乎得失成败!”

    如同一记醍醐灌顶。

    少年心神大震,将识海内的灵气悉数灌注入掌心,不留余地,倾力一试。

    那缕飘摇欲散的孱弱剑气,竟逐渐完整起来。

    梅花长剑,逐渐成型。

    下一刻,宋琰惊喜万分。

    拼了!

    少年拿出前所未有的认真模样,右手死死握住梅花长剑的“剑柄”。

    剑气成型,一缕剑气从中穿过,将无数梅花串成一柄梅花长剑。

    宋琰一剑递出,梅花长剑划破长空,威力无穷。

    识海内一粒金色内丹缓缓凝聚。

    成了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流水小筑。

    临近悬崖,小筑外便是瀑布。

    目盲道人邢沉坐在石亭中,盲眼画符,静静听着一旁的潺潺流水声,心神荡漾飘然。

    邢沉画了一张又一张。

    他忽然停下动作,笑问凭空缩地成寸出现在身边那人道:“你来了。”

    那人笑着反问:“我不该来?”

    邢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而是转过头,“望”着他道:“守着一座来去阁,你与笼中雀,又有何异。”

    那位凭空出现的男子,正是鲲鹏渡船上的来去阁阁主,陈浮。

    陈浮从袖中捻出一盏魂灯,望着灯芯中缓缓燃烧的三缕魂魄,轻声道:“身自由不是真自由,心自由方是大自由。舍身自由换心自由,有何不可?”

    邢沉微微摇头道:“连身都不由己,心又岂能由己,心不由己,如何不是身不由己?”

    陈浮不再与这位“老朋友”许久,而是说道:“苦等你百年,才终于在这里将你抓住,该说是天意眷顾,还是有志者事竟成?”

    目盲道人束手就擒,放下朱砂盒与笔,缓缓起身,往瀑布前走了几步,呢喃道:“何不认为此事是‘天意眷顾有志者’?”

    “有道理,走好。”

    陈浮眼中闪过一缕幽光,伸手抓向那位目盲道人。

    邢沉便如一缕云烟,缓缓飘入陈浮掌心那盏魂灯之中。

    魂灯里,如今多了一缕魂魄,四魂共生。

    而前一刻还只是元婴境修为的陈浮,在吸食了邢沉老道人的修为以后,已经一步迈入分神境。

    陈浮心声中响起一位美妇人声音,“下一个魂魄,可没有前面几个好收。”

    陈浮对此不置可否,回答道:“符......他再厉害,也不是白玉京掌教,昆仑不会为了他动摇根基。”

    那美妇人嗤笑道:“你才分神境,就想打过十境入圣境大修士?可别忘了他还有仙剑在手。”

    这位来去阁阁主,只自信笑道:“仙剑在手,他也不是剑修。分神境剑修,打入圣境炼气士,未尝不可一试。我以有心算无心,他如何能......”

    下一刻,陈浮脸色僵住。

    只因心声中那美妇人的声音,完完全全变为了一位男子的音色。

    原来方才,是那位男子以通天道法佯装美妇人的心声,甚至连气机涟漪都完全遮掩,才骗过了陈浮。

    那男子是符沉,以心声微笑对陈浮说道:“我都听见了。”

    符沉,陈浮。

    终有一战,可惜陈浮无法再以有心算无心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观星楼。

    摘星楼宗主郭浩渺单手负后,站在这座“登楼观月月也羞”的高高阁楼上,静看月色。

    惊蛰之日,北斗七星近似连珠,也正是这位摘星楼宗主等待了许久的时机。

    郭浩渺修行一种功法,与扶摇天下所有炼气士背道而驰。

    不吸日月精华,亦不修天地灵气。

    郭浩渺所炼,是一种以星华为养分,滋养识海的上古功法。

    夜色愈发深沉,七星逐渐连环拼接而成。

    郭浩渺的眼神从北斗七星中依次扫过。

    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瑶光。

    迢迢星汉,茫茫人海。

    星是天上人,人是地上星。

    郭浩渺总在想,世人总说的飞升仙界,仙界究竟是何处?

    为何那些飞升仙界之人,从来不肯回到凡间?

    他一直想要飞升仙界,到那所谓的仙境去看看,究竟是怎样一处地方,能够让人流连忘返。

    那本他凭借机缘捡到的上古功法中,隐约提到一事。

    说是后辈若有人能够凭借此功法,摘下二十八星宿,便可功法大成,长生不死,飞升仙界。

    而想要摘下二十八星宿,必须事先成功取得北斗七星,将其炼化。

    郭浩渺已凭借十境山巅大修士的“观想幻境”,尝试过无数次摘星。

    皆已成功,如今他脑后那条“仿星河”,便是从观想之地中摘下的一颗颗星辰。

    只是那些星辰,终究只是“像”天上群星,而非“是”天上群星。

    今夜,这位摘星楼宗主打算倾力一试。

    伴随着那份山巅修士对十二时辰的精准感悟,郭浩渺知道,子时到了。

    郭浩渺微微扬起左手,伸出衣袖。

    下一刻,一只以星华之力凝聚而成的左手法相蓦然飞向云层。

    那左手法相伸向天上繁星,直取北斗七星。

    这一日,扶摇天下数座王朝钦天监炼气士夜观天象,皆发现天空中的北斗七星,少了一颗。

    天枢星不见了。

    而天涯峰上,观星楼中,郭浩渺掌心一粒如夜明珠般大小的光粒,缓缓闪耀着。

    这位摘星楼宗主,竟然真从天上,摘下一颗星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静心别苑。

    那位从裁光山山神庙远道而来的庙祝童子道短,正静坐在床沿上,独自呼吸吐纳。

    曾经师父也并非没有传授过他呼吸吐纳的法门,只是有很长一段时间,道短在听说算命的说自己“没什么前途”以后,便有些自暴自弃。

    他觉得既然已经混不出头了,人生又如此苦短,那不如好好逍遥取乐,何必修行。

    可是后来有李子衿在裁光山山神庙对他说的那番话,加上女子山君王若依的有心点拨。

    道短又对所谓的“天命”,不那么相信了。

    或者说,他认为即便有天命存在,至少天命也不一定完全正确,也许天命可以更改也说不定。

    那么,努力修行还是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在体内运转了三十六个小周天之后,道短感受到识海内的灵气变得更加精纯了。

    虽然只有一小部分,可好在一直在进步。

    总比不断退步好吧?

    李子衿住在裁光山时,道短常常看他五更便起床练剑,就问他为何如此努力修行。

    那时的少年,就连回答问题时,手上出剑也没有停过。

    他只说,人生在世,如同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
    道短想着李子衿说过的话,想着王山君说过的话,想着师傅在自己年幼时轻轻拍自己脑袋,笑眯起眼望着自己,那充满期望的眼神。

    他便不想辜负师尊对自己的期望。

    道短猛然起身,摆出与人过招的架势,皱着眉头盯住房间角落阴暗处,质问道:“什么人?!”

    角落那边,有人缓缓从阴影中走出。

    是位身披道袍的年轻道人,身后背着柄光彩琉璃的仙剑。

    白玉京风云人物,符沉。

    当道短看见年轻道人的一瞬,顿时眼眶中有些酸涩,像是进了沙子。

    然后他马上低着头,用衣袖快速抹过双眼眼角,装作若无其事。

    再抬起头来时,道短已是笑容灿烂,满面春光。

    他朝年轻道人打了个道门稽首,行礼恭敬道:“顽徒道短,见过师尊!”

    道短的声音,听起来有些雀跃。

    近十年未见过自己这便宜师父了。

    年轻道人脸色阴沉,一步一步,缓缓走到道短面前。

    正当道短以为师父会因为自己曾经数年放下修行,自暴自弃的事情好好教训自己一番时。

    不曾想年轻道人一巴掌轻轻拍在道短童子脑袋上,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“傻徒弟,恭喜你啊,提前闯过了白玉京掌教传人元婴境才会碰见的心关。”

    那个庙祝道短,闻言脸色大变。

    然后他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微笑不言的年轻道人,竟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。

    两滴泪珠,从道短双眼眼角滴落。

    再然后,两滴成两行。

    他哭得像个孩子。

    不,他本就还是个孩子。

    在听见那句“白玉京掌教传人”时,道短才堪堪明白过来。

    原来,师父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他。

    师父一直惦记着他。

    是他道短,自己无用,自己愚钝,整整十年,都不曾渡过那个“心关”。

    道短泪流满面,轰然下跪,只敢轻轻扯住年轻道人的衣角,痛哭流涕道:“徒儿愚钝,枉费师尊教诲......”

    年轻道人站在原地,任由徒弟扯着自己的衣角。

    符沉一言不发,只是微微抬起头来,望向窗外。

    好像可以透过深邃而沉默的夜空,跨越万里山河,一眼望到那座高耸入云的白玉京去。

    傻徒弟,傻徒弟。

    十年过一个心关,实在算是幸运。

    有的人,百年千年,都被拦在心关之外,不得其门而入。

    所以我白玉京掌教,符沉的亲传弟子,已胜过世间多数人。

    傻徒弟傻徒弟,你哪里是庸才了?

    你是天才啊。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。

    我道教后人,一直追求一个“真”字。

    是否反而误入歧途?

    好比闯过心关前的道短。

    误以为所谓的天命,就是“真”。

    可当他真正闯过那个“命不由己”的心关之后,重新审视这片天地,才发觉天命不是真,“己”才是真。

    正是一个个的“己”,编织交缠在一起。

    相互影响,相互作用。

    形成了江湖。

    形成了人间。

    抬头仰望那份“冥冥之中的力量”,那便是“天命”,便会被那股力量所左右。

    唯有低头俯瞰那份“冥冥之中的力量”,才晓得那压根就不是所谓的“天命”、“天意”。

    那只不过是,由千千万万个“己”组成的江湖,组成的人间,组成的恩怨情仇爱恨纠葛因果轮回罢了。

    众人只不过都是那股力量中的一环。

    一环,扣着另一环,无数环相扣,便是千千万万环。

    好比那月老的红线。

    其实从来都不是从一人手里牵到另一人手中。

    红线不是一根线,而是一张网。

    一张网,网尽人间男男女女。

    线与线交织缠绕,相爱相杀。

    可世间有情人,自然会从那张网上,绕开无数烂桃花,避过无数诱惑,走到那根真正属于他们的红线上。

    符沉摊开手掌,掌心一盏魂灯,如今魂灯中,有五个神魂。

    只不过那第五个神魂,不是他的,而是陈浮的。

    世间从此没了来去阁阁主。

    符沉将徒弟道短扶起来,沉声道:“即日起,你便是我白玉京掌教亲传弟子。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天涯峰折花小筑。

    那位折花楼楼主沈修永坐在桥边,静看流水从桥下过。

    婢女钟芷坐在他身旁,一双玉手剥着核桃,然后亲手喂他吃。

    钟芷问道:“主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?”

    她所问的,自然是当年李子衿在金淮城时,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二境剑修,何以让自家主人如此重视他,更是替他摆平了一桩大案——以不惜得罪玲珑城的代价。

    沈修永点头又摇头,“是,也不是。”

    钟芷若有所思,仍是不明,于是疑惑望向沈修永。

    俊美男子伸手轻轻虚按两下,示意她不必再剥了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走到小桥流水边,弯腰俯身,伸手捧起溪水,清洗双手。

    沈修永说道:“这么跟你说吧,世间万物,无论多么复杂,也无论多么简单的事物,都有且仅有两面而已。再简单的事物,都可以拆分成两面,也就是两种结果来看。而再复杂的事物,也都可以仅仅用两种结果来总结概括。”

    钟芷若有所悟,只是仍不敢确定。

    沈修永接着说道:“细说起来,此事没个十天半个月,与你掰扯不清,我就简单举几个例子,你自己归纳总结。”

    钟芷点头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男子指着夜幕,轻声说道:“天与地,阴与阳,日与夜,白玉黑,男与女,上与下,前与后,动与静,大与小,生与死,善与恶。其他的,你自己以后可以慢慢想,慢慢思辨。”

    “懂了,主人是说,任何人其实都有可能走到李子衿今天这一步的机会,只不过你恰好下对了赌注,赌对了人?”钟芷试探性问道。

    沈修永哑然失笑,微微摇头道:“你对事情的两面性,理解得还不够透彻。”

    钟芷不再说话,而是低头皱眉沉思。

    沈修永没有打断婢女的思考,只是起身,将手轻轻搭在石桥扶手上。

    他想起这位剑宗宗主,少年时初来乍到金淮城的时候,身上便带着一股“气”。

    有人说,剑客有剑气,武夫有胆气,书生有文气。

    初看李子衿的时候,沈修永观他气象,只觉得此人身上的“气”,与扶摇天下其他人都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远观,似是帝王家的龙气。

    细看,才晓得,远远不是如此简单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......可以潜移默化,改变身边人的一种力量。

    若非要强行给这样的力量一个名字。

    沈修永恐怕只能强曰为“道气”。

    何谓道,世间万物运作的规律,天行有常的终极原因,春夏秋冬亘古不变的理由。

    身上带着这样一股“气”,他便是事情的“两面”,也是两面的结合。

    这样好,却也不好。

    因为阴阳要分开才有阴阳,天地要分开才是天地。

    若事情的“两面”合拢,在世间只有一种东西,唯有一面,没有两面——天地初开前的混沌,而混沌之中,是没有生灵的。

    万物皆死。

    这恐怕,也是佛儒道三教,之所以会如此关注一位少年郎的原因所在了。

    佛家曾说,若无一场红莲业火,哪会有东方净琉璃世界。

    假如他就是那场“红莲业火”,转世凡间只为“净化”,恐怕一座扶摇,都会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所以沈修永不是早就知道李子衿会有这样一天。

    而是要防着他走向另一种极端。

    开宗立派,至少还说明,他对人间有眷恋,心中有礼数规矩,哪怕日后成长为山巅剑仙,只要扶摇还有他所在乎的,心中还有能够约束他的,那他便不会走向最坏的极端。

    所以沈修永,以及这座天下许多山巅修士。

    都在冥冥之中,推着李子衿,走向善的一面,而非恶的一面。

    当然,若图个简单省事,他们之中任何一人,都可以直接将他灭杀,魂飞魄散,身死道消,永世不得转世轮回的那种。

    可正因那位老道长问的:“杀一人以利天下,可以吗?”

    有人回答:“不可以。”

    因为杀了一个李子衿,扶摇天下还会有张子衿王子衿吴子衿。

    山上炼气士人人都有一座心关要闯,人人都有一个心魔要破。

    而那个名为李子衿的人,便是一座扶摇天下的心关,一座扶摇天下的心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