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xianqihaotianmi.org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新秩序—短暂的和平 第九百零六章:君堡海峡问题
    英法这边,为了缓解巴尔干国家的压力,在巴尔干地区范围内寻找新的盟友就变得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思来想去,英国人将注意力放在了曾经巴尔干地区最强大的国家,百年前还是列强之一的土耳其。

    自多次巴尔干战争之后,目前的土耳其早已不再是之前奥斯曼土耳其那么强盛,新兴的共和国在英法眼中也并没有受到欢迎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一战结束之后,包括君士坦丁堡和君士坦丁堡海峡在内的大片土地和海洋,都被迫成为非军事区,正如同德国的莱茵兰那样。

    对土耳其来说更糟糕的是,目前的土耳其,其实掌握着一部分欧洲领土,就是那些自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,从保加利亚那抢夺的埃迪尔内地区。

    这里的土地面积虽然不广阔,但好歹位于曾经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,君士坦丁堡的周边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这里是土耳其非常稀缺的平原地区,也是整个巴尔干半岛都非常重要的产粮区之一。

    整个地区都是非军事区的话,这就相当于将肥肉送到了巴尔干国家的口中。对于已经完成革命的土耳其共和国来说,这无疑是国家的痛,也是土耳其政府时刻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
    但君士坦丁堡和海峡不仅对巴尔干国家来说十分重要,对于黑海国家来说同样也十分重要。

    当然,目前的黑海沿海国家其实并不多,俄国和土耳其已经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岸线,剩下的海岸线被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瓜分。

    为什么英国人如此重视土耳其呢?

    土耳其的实力其实远远没有那么强大,但土耳其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影响,绝对是除了列强国家之外最强的。

    一旦能将土耳其拉入自己的怀抱,英国就能够实现全面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,并且阻断以德意为首的同盟国获得资源的路线。

    要知道,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可都是参战国。只要土耳其能够加入英国人这边,就代表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船只永远不可能出黑海。

    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想要进行贸易,就只能通过陆上的方式进行。但这两个国家的邻国很少,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邻国都是自己的敌人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想要获得资源的方式,也就只有和德国人合作,通过铁路的方式获取资源了。

    但德国人本来自己就缺少资源,这么一来,除了罗马尼亚的石油能够帮到德国人之外,在其他的角度,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反而成了德国人的累赘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如果能让土耳其加入巴尔干这场战争,那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据的优势也就荡然无存。

    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很小,但它在亚洲地区却拥有着整个小亚细亚半岛,土地总面积高达78.5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接近1700万。

    这样的实力,完全能够比肩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这两个巴尔干大国,能够对保加利亚产生重大的威胁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曾经参与瓜分保加利亚占领区的国家,就有土耳其的一份。虽然这些土地本来就是保加利亚从土耳其占领的,但两个国家之间还是有着一些矛盾的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进入1937年,欧洲多国和土耳其的商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新闻。

    因为欧洲战事的原因,商谈的地点被选择在了伊斯坦布尔,也就是欧洲人口中的君士坦丁堡。

    历史上这场会议其实发生在瑞士的蒙特勒,但此时的瑞士明显不适合进行这种多国高层会议,更何况还是偏向英国一方。

    作为曾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者,以及曾经协约国的四大列强之一,澳大拉西亚自然有资格参与这场会议,并且是作为主角,和英法代表一起成为最后定夺的角色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同为协约国四大列强的俄国,虽然也参加了这场会议,但明显没有受到英法澳三国的欢迎。

    不过俄国还是参与了这场会议,因为他们也是黑海沿岸国家,并且俄国的黑海舰队一直是俄国三大主力舰队之一。

    但俄国的三大舰队其实都有一定的问题,哪怕是现在的俄国,也根本无法解决三大舰队所面临的问题。

    俄国的三大舰队分别是波罗的海舰队,黑海舰队和远东舰队,远东舰队也被称作太平洋舰队。

    波罗的海舰队曾经是沙皇俄国最主要的舰队之一,每年投入的军费预算也是三大舰队中最多的。

    但自从现在的俄国掌权之后,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性明显已经落后于其他舰队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也绝非只是目前俄国政府的原因。

    在俄国的变动期间,俄国损失了大量的领土,其中就包括半个波兰,立陶宛,拉脱维亚,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地区。

    这也让俄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岸线从原本绵长的上千甚至数千公里,一下子减少到了可怜的不到200公里。

    仅剩的海岸线有着曾经沙皇俄国最重要的城市,也是拥有首都地位的圣彼得堡。

    但自从现在的俄国掌权之后,首都不仅被搬迁到了莫斯科,圣彼得堡也被迫改名。

    虽然波罗的海舰队并没有被除名,但波罗的海舰队的待遇确实已经不如黑海舰队和远东舰队,从原本的俄国三大舰队之首已经变成了三大舰队之尾。

    黑海舰队的问题也不差多少。黑海周边的环境相当复杂,本身也是一个距离大洋数千公里之远的内陆海。

    从黑海出发想要前往大西洋或者印度洋,就必须得经过君士坦丁堡海峡,爱琴海,地中海,直布罗陀海峡或者苏伊士运河。

    从沙俄帝国开始,俄国就对君士坦丁堡和君士坦丁堡海峡梦寐以求。但可惜的是,放眼俄国数百年历史,君士坦丁堡海峡一直没有被俄国掌控,黑海舰队也一直面临出海难的问题。

    相较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,俄国的远东舰队其实情况要好上很多。

    远东舰队的驻地海参崴是怎么来的暂且不提,但海参崴确实是俄国三大港口中环境相对较好的了。

    但从地形中也能看出,海参崴位于小日本海,目前几乎被岛国的所有领土范围所包围。

    这也是俄国和岛国关系不太好的原因,俄国好不容易在远东找到一个不冻港(实际是半不冻港),但这个港口几乎被岛国封锁,想要出海仍然要面临类似黑海舰队的问题。

    好在岛国相较于君士坦丁堡那边,无疑是实力最弱的那一方,俄国远东舰队虽然遭到了一定的限制,但想要出海还是不困难的。

    正因为俄国黑海舰队的出海难问题,才让俄国对君士坦丁堡如此重视,甚至不惜以会议上唯二的中立国的身份,在其他国家纷纷敌视的情况下,还要参加这场会议。

    1937年1月14日,英国,法国,澳大拉西亚,俄国,希腊,南斯拉夫,土耳其,阿尔巴尼亚等国在君士坦丁堡正式参加了会议,并且商谈在战时对于君士坦丁堡和君士坦丁堡海峡的处理办法。

    对于各国军舰通过君士坦丁堡海峡的问题,争论是比较激烈的。

    当然,其中最主要的争论,就是英国和俄国关于对君士坦丁波海峡的封锁问题了。

    俄国当然是不愿意被君士坦丁堡海峡封锁的,但英国人也想牢牢的掌控着君士坦丁堡海峡,这其实是有着一定的矛盾的。

    不过放眼望去,参加会议的国家除了土耳其之外,全部都是英国人的盟友,这其实也能表明到底谁才是这场会议的决策者。

    俄国代表主张应当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,任何参战国的军舰不得通过。黑海和爱琴海沿岸的国家可以通过君士坦丁堡海峡,但要受到吨位的限制。

    这样的提议英国人自然不能接受。

    俄国也是黑海沿岸国家,这么做对俄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。反倒是英国本身,作为参战国家,并且是非黑海和爱琴海沿岸国家,军舰会被禁止进入君士坦丁堡海峡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俄国加强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半岛的地位,英国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,都是坚持非黑海沿岸国家和黑海沿岸国家在此问题上的平等权利。

    换句话来说,英国代表直接的表示,虽然俄国是黑海沿岸国家,但英国也理应享有和俄国一样的权利。

    同时,英国人提出了,战时各参战国可以自由通过军士坦丁堡海峡,如需封锁海峡,必须经过参加会议的各国超过65%的投票同意。

    英国人这样的提议对俄国人来说有些耍流氓了。

    毕竟参加会议的各国除了土耳其之外,全部都是英国人的盟友。英国和英国的盟友就占据六票,也就是75%的比例。

    这也代表着,英国人想要达成65%的投票是很简单的,英国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封锁君士坦丁堡海峡。

    但俄国就不同了。俄国能够拉拢的国家很少,甚至大概率只有自己一票。

    这不就相当于,讨论了半天,君士坦丁堡海峡还是落入了英国人的掌控吗?

    3000字第一更,求月票,求支持!

    日万第6/10天,今日已更3000/10000,求月票,求支持!

    (本章完)